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:深入推进重点产业建圈强链★,三大支柱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★★,三大新兴产业规模突破120亿元;
稳步发展现代农业★★: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;积极创建国家级蛋鸡产业集群;全市率先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全覆盖建成高标准农田;力争新增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★、省级龙头企业2家★★★、农业链主企业1家。
全力推进越王楼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拆迁及安置房建设;积极打造“越王楼—芙蓉汉城—科学家公园—富乐山公园”城市地标走廊;
持续做大现代服务业:完成省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县项目;推动绵阳邮件处理暨仓储物流中心建成投用★★★;开展金融机构梯次招引行动,新增金融企业2家;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2家★★★、限上商贸单位15家。
省外引进产业新增投资实际投资100亿元以上,5亿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2个;进出口总额增长5★★.8亿以上。
2025绵阳游仙大动作,三大支柱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★,打造“越王楼—芙蓉汉城—科学家公园—富乐山公园”城市地标走廊……
全力服务科研院所:保障院所项目有序推进★,推动“三张清单”和★★★“两个一批”事项落地落实★★★,积极承接国家重大项目布局和关键产业备份。
2024年游仙区辖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9.1亿元,全省排名由2023年的30位上升至29位。
投资41★★★.5亿元在毗邻开元科学城区域高起点规划建设“涪江科创港”,院地共建集科学研究、中试孵化、成果对接、风投创投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大市场,形成环科学城产业带。
积极扩大有效投资★★★:全力推动90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建设;完成工业投资82亿元、技改投资66亿元;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2亿元;最大限度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★。
全力推进乡村振兴: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;加快建设3条幸福美丽乡村路★★;新建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8个★。
提高公共服务能力★★:全力保障新高考★★★“首考”平稳有序实施;启动游仙三小、开元中学教学楼等项目建设;加快建设临床服务“五大中心”和急诊急救“五大中心”;做强“芙蓉四季”文化活动品牌。
重磅!游仙区定下年度目标★:GDP增长6★.5%★!一产★★★、工业、服务业全面发力
强化基本民生保障:高质量办好省市区民生实事★★★;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;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★;建成信义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★;实施公办养老机构护理能力提升项目2个★★;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29套。
游仙建设用地充足,有适宜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空间区域超370平方公里,拥有耕地54★.65万亩★,基本农田47.73万亩★,可供连片开发的土地有38万亩以上,国家级科研院所3家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工程实验室5个高等院校4所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。科创引擎全开★!游仙区剑指科技自立自强,2000人才+20亿成果转化冲刺新高地
广泛汇聚创新资源:支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★★;推动涪江实验室纳入第二批天府实验室序列;涪江科创港集聚各类平台和企业10家以上★;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引育团队和推荐产业化项目20个以上。
加快促进成果转化:争取全国高校核技术应用(核医疗)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地游仙;推动科技成果转化20项以上★★★;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20亿元以上;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★★★;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30家以上。
抓好重点领域改革★:深入实施国资国企改革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;持续推进“信用就医★★★”“一次挂号管三天”等微改革★;高质量通过国家紧密型医共体试点终期验收。
包括锚定经济增长6★★★.5%★★,三大支柱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★,打造“越王楼—芙蓉汉城—科学家公园—富乐山公园”城市地标走廊等。具体如下:
欢迎点赞转发,欢迎关注绵州观观(绵观),绵阳本地深度原创自媒体,每天一篇本地深度文章,带你把握绵阳发展趋势★。
游仙区作为绵阳市主城区,常住人口56.84万人★★。截至2023年6月★★,幅员面积1018平方公里★★★,辖2个园区、3个街道★★★、8个镇★。
完善企业梯次培育体系,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★★,国家专精特新★★★“小巨人”企业1家★,省级★★★“专精特新★”中小企业10家以上。
促进园区集聚集约发展,数字经济产业园入驻企业20家以上,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;
游仙全年累计邀请重点企业来游考察300余批次★,主要领导带头外出招商32次★★,成功促进北京航天三发航空装备制造等项目签约。打造“越王楼—芙蓉汉城—科学家公园—富乐山公园★”城市地标走廊
持续优化创新生态★:引进各类人才2000名以上;探索组建技术经纪(经理)人队伍★;加快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;高水平举办科学家进校园等活动。
【文末互动】 如果你是游仙人,最想对家乡发展提什么建议? 游仙区2024发展目标中,你最期待哪一项?
区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、达到522.03亿元★,增长7.2%、高于全市0.2个百分点、居县域第三位。
坚持就业优先导向:多措并举促进重点群体就业,实施★“访企拓岗”行动★, 确保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★★。
2024年国家工程物理交叉科学研究中心成功获批。将吸引更多顶尖科研人才和团队汇聚游仙★★,开展前沿科学研究★★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,助力绵阳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提升绵阳在全国乃至全球科技领域的影响力。
有效激发消费活力★★★: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★; 推进芙蓉汉城等特色街区提质升级 ; 加快推动越王楼等景区改造提升 ;争创省级★★“蜀里安逸★★★”消费新场景1个★★★;开展促消费活动120场次以上。
游仙先进材料、电子信息★★、智能装备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达76★★.6%,核技术应用、激光技术应用、航空与燃机三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86%,新一代人工智能、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★★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